与现行LCD显示技术相较,利用OLED技术所制成的显示器不仅具有可全彩化、反应时间快、高亮度(100~14,000cd/m2)、高流明效率(16~38lm/W)、170度以上的视角、无一般LCD屏残影、可制作成大尺寸与可挠曲性面板、能够在摄氏-30度~80度的范围内作业…等优势,而且制程简单、整体厚度也能缩小至1mm以下、成本更仅有TFT-LCD的30~40%。
DisplaySearch分析在智能手机市场方面,OLED萤幕预期2012年全球出货量将可望达到1.765亿片,销售额为59.3亿美元,较2011年的销售额增加102%,出货量成长117%,并在2013年时进一步增加至2.61亿片。OLED面板于2011年产值上升幅度达42%。
拓璞产业研究所区域研究中心于去年底针对大陆OLED电视产品所公布的资料则显示,2011年时各家业者所推出的OLED电视产品销售量已经占去大陆地区电视机市场的50%以上,预测2012年时OLED电视销售量总额可接近至3,000万台,市场占有率约可达到68%。
根据美国加州电子工业市场调查研究公司iSuppli预测,未来全球3D电视的销售量将由2010年的420万台,至2015年将成长至7,800万台,平均年成长率高达80%。虽早期受到TFT-LCD面板的排挤,其需求量一直迟迟无法呈现大幅度的成长,但近年来随着3D技术的成熟及其影像市场的迅速扩展,3D立体电视也由原小众市场开始走向主流。
经过测试,用PDP电浆面板的电视机种在呈现3D影像之时,就品质、真实度及残影状况…等方面的表现均较采用TFT-LCD面板的为佳,使得PDP发展似乎又出现新的契机,其产值未来是否能够有如同TFT-LCD面板的表现,非常值得业者继续再观察。
据资料显示,受到近一年来欧债风暴、能源价格高涨、人们对未来经济发展情势不甚乐观…等因素的影响,2011年全球FPD产业总体产值相较于前一年度下滑幅度高达6%。FPD产业的最终产品主要会是直接应用到各式消费性电子设备上,因此其产值很容易受到全球经济景气循环的影响而随之发生波动。工研院IEKITIS计划亦指出,近期PIDA针对台北国际光电周和台湾平面显示器展参展厂商所回收的354份有效问卷则显示,有高达1/3的业者认为未来第三季FPD产业的表现将会“持平稍差”,抱持乐观态度的仅有10%。2012年第一季台湾平面显示器总产值要比其前一季减少7.7%。
目前全球与台湾的FPD产业若依照业者生产项目细分,则可再区分为液晶显示器(LCD)相关生产设备、TFT-LCD材料及零组件、TFT-LCD面板及模组、LCD(TN/STN)面板及模组、电浆显示器PDP面板、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面板(OLED)、电子纸E-Paper面板…等领域。
而依照PIDA所提供的资料,LCD显示屏相关生产设备、TFT-LCD材料及零组件、TFT-LCD面板及液晶模组,目前虽仍旧是全球FPD产业的主力,其规模可占整体产业的90%以上,但与前几年相较有着逐渐下滑的趋势;反观PDP、OLED及E-paper…等则是有成长的迹象,显见这些新兴技术已找到其市场利基点,并开始为一般消费者所接受。